“假如生活欺骗了你,
不要悲伤,不要心急!
忧郁的日子里需要镇静;
相信吧,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。
……”
这首国人耳熟能详的诗让普希金这个名字在中国家喻户晓,所以,来到圣彼得堡,就一定要来普希金文学咖啡馆坐坐。还有些文艺“青年”带着普希金诗集,从中国打着“飞机”,专程来圣彼得堡,就是要在普希金曾经常坐过的桌位上坐坐,要一杯苦咖啡,再要上一杯伏特加,一盘鱼子酱卷饼……望着窗外的涅瓦大街和莫伊卡河……,遥想当年,普希金也是在这里面对此景,陷入深思……良久,端起酒杯,一饮而尽!
普希金的魅力,今犹在。
在俄罗斯诗坛上,普希金被誉为“太阳”,阿赫玛托娃被誉为“月亮”。
普希金在咖啡馆。(油画作者丽姬娅•达维剑科娃,俄罗斯著名女画家,列宾美术学院资深教授)
亚历山大·谢·普希金被誉为“俄国文学之父”,他在继承古代俄国文学的优秀传统的同时不断将其发扬光大。在俄国文学中,他为现实主义夺得了主导地位,从而影响了19世纪的现实主义文学浪潮,他的作品是反映当时俄国社会的一面镜子。
下面一段话是笔者2013年盛夏在普希金文学咖啡馆小坐时的日志,信手引来说说这个咖啡馆:
位于圣彼得堡市涅瓦大街18号的普希金文学咖啡馆,200多年前就曾是“往来无白丁”的文化沙龙,至今无别样。当年,普希金是在这里喝了他人生中的最后一杯咖啡,起身,毅然决然地前往彼得堡郊外的小黑河,同荷兰帅哥丹契斯展开决斗,由此,踏上了他生命的不归路。今天坐在这里,遥想当年,普希金也是在这里,手里端着一杯咖啡,仰望窗外的苍天,思索着耻辱与尊严、真诚与谎言、生命与死亡、爱情与信仰之间的矛盾与关联,艰难地作着生与死的抉择!饮尽最后一杯咖啡,痛思后的决断一如旦丁般的洒脱——“走自己的路,让别人去说吧!”。由此,这个咖啡馆便以普希金的名字来命名——普希金文学咖啡馆。
普希金文学咖啡馆牌匾
2013年夏笔者在普希金文学咖啡馆内
多少年来,人们对那个让普希金用生命去捍卫“爱”与“尊严”的女性、他那美若天仙妻子娜塔莎(娜塔丽娅·尼古拉耶夫娜·冈察洛娃)非常好奇,关于她的传奇故事和是非褒贬至今仍众说纷纭,没有定论。来普希金文学咖啡馆的人们,似乎大多也想在这里探访一丝她的芳踪,寻觅几点她的印记,以解心头之谜。也应了那句:爱是文学艺术永恒的主题!
普希金妻子肖像
进入咖啡馆,迎接你的是“普希金”,“他”端坐在一楼靠窗的位置,仿佛在构思他新的诗句,深思不语,任凭游客们纷纷过来品头论足,合影留念。与这尊普希金蜡像合个影、发个朋友圈,也几乎成了到此一游的中国游客的规定性动作。
在普希金文学咖啡馆一楼入口处的普希金蜡像。(摄于2019年夏)
这里楼梯廊是皇家绿色的墙面,随着楼梯的走势依次悬挂着俄罗斯最著名的文学家画像:普希金、果戈里、莱蒙托夫、涅克拉索夫……诸男神在此集结,顺次排开,给到访的人们以文学氛围的渲染,艺术灵感的启迪。(见下图)
拾阶而上,到了二楼,这里前面的主色调是深红色,高贵典雅,厚重奢华,一派皇家风貌与格调。当然,主墙上,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普希金全身画像,风雪中,他手里拿着宝剑,眺望远方,仿佛是在前往决斗的路上。(见下图)
二楼是咖啡馆的主厅,经常是高朋满座,一座难求。当然,最抢手的座位是靠窗的那个普希金曾最喜欢坐的地方。
咖啡馆的冰激凌。(摄于2019年夏)
普希金文学咖啡馆,与之前聊过的几个咖啡馆不同,笔者极少有一个人来这里坐坐发发呆的时候,每次几乎都是为了接待来自中国的朋友们而来。咖啡馆内不仅有味道纯正的咖啡、冰激凌,还有正宗的俄式菜肴,客人可以在此尽享俄式大餐的醇香美味,而且,菜谱还有中文译文,并配有懂中文的服务员,对初来乍到的华人来说很是方便。
近年来,普希金文学咖啡馆的主要客人来自中国,尤其是旅游旺季。这说明我们中国百姓的日子越来越好了,周游世界不再是梦想,但更主要的是,反应了苏俄文化艺术对中国一代人甚至几代人的深远影响。文化走心,艺术无疆,中俄民间友谊由来已久,地久天长。
这是普希金曾最喜欢的靠窗桌位。(摄于2019年夏)
笔者最近一次来这个咖啡馆是2019年夏天,与两位来自莫斯科的朋友相约在这里,一位就是相识二十余年的老朋友——“俄罗斯之声”电台的著名华语资深主持人、高级编辑邹传华女士(下图左),另一位俄罗斯舞蹈家朋友(下图中)。
邹传华女士的父亲是莫斯科已故著名华人侨领邹厚工先生,他也是莫斯科华人华侨联合会第一任会长。邹传华女士毕业于莫斯科大学新闻系广播专业,她操着一口字正腔圆的汉语,在电台做播音工作几十年,年过六旬的她至今仍工作在一线。
邹传华女士。(摄于2019年夏)
我们久别重逢,回忆起在莫斯科华人华侨联合会一起参加活动的日子,那时,我们都好年轻,在老一代华人华侨的带领下,共同为2001年的莫斯科“北京申奥”加油;为中俄民间友好合作鼓劲!那是一个激情燃烧的岁月……
2001年夏,时任莫斯科华人华侨联合会会长的温锦华(上图,左二)等侨领率领旅俄侨胞在莫斯科红场为“2008北京申奥”助力加油!(图片来源:中新网)
2001年7月13日莫斯科时间17:08,时任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先生在莫斯科宣布:北京成为2008年奥运会主办城市。
莫斯科“2008北京申奥”成功!那一历史性的时刻,我们曾在莫斯科共同见证!
在普希金文学咖啡馆,与老友相约叙旧,时光仿佛在倒流。
待来日,再回那里坐坐,聊一聊过去,回忆那些曾经闪亮的日子……
“……
心儿永远向往着未来;
现在却常是忧郁。
一切都是瞬息,
一切都将会过去;
而那过去了的,
将会成为亲切的怀恋。”
——普希金
【第七节完待续】
2021.11.6中国•上海
作者:李子,原名:李双杰。资深海外传媒人。
曾翻译出版俄国著名女诗人安娜•阿赫玛托娃诗集《黄昏•念珠》。
填词作品曾获俄罗斯歌曲网络填词大赛“优秀奖”。
中文作品《我的世界因你而精彩》荣获2017年中国新闻社主办的世界华文传媒“家园”征文大赛“一等奖”。
相关新闻
微信:俄罗斯龙报或扫描二维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