俄罗斯总统普京近日公开表示,“计划5月访问中国”。如果成行,中国可能成为普京开启新任期后首个出访国。外界对此颇为关注。
克宫回应称,普京的中国之行筹备工作已接近尾声,但此行重点是进一步发展多领域合作。学者认为,两国领导人再次会晤,双方在务实合作层面一定会提质升级,经济合作重点方向发展规划也将细化。
普京亲口道出访华计划
普京4月25日在俄罗斯工业家和企业家联盟年度大会上表示,“计划于5月访华。”普京并未透露访问的具体日期,但考虑到访问时间已具体到5月份,该次访问有可能是普京开启新一届任期后的首次出访。
俄舆论称,考虑到5月这一月份,此次访问可能会是普京开启新任期后的首次出访。
关于普京新任期有望首访中国,此前已传出消息并显露相关迹象:
●普京在今年3月顺利连任后不久,就曾表示有意出访中国。3月19日,在出席与议会各党派的会议时,普京表示,他会认真考虑将中国定为新任期首个外访国的建议。
●本月8日至9日,俄外长拉夫罗夫访华,此行也被猜测可能为普京访华打前站。
●本月早些时候,俄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证实了普京计划访华,但未透露具体日期。佩斯科夫当时说,鉴于俄罗斯与中国之间保持高水平友好关系,双方都明白进行最高层接触是必要的,也是合理的。
●4月25日,佩斯科夫再次被问及相关问题时称,克宫会及时发布关于总统普京访华的消息。他还说,俄方将与中国合作伙伴一起宣布一切。
外界认为,普京计划访华正如俄方所言,将全面巩固提升对华关系作为对外政策的优先方向,希望延续俄中友好关系,全面加强对华合作。
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全球治理研究所副所长、研究员赵隆表示,普京总统此访仍将延续“双边关系为主、国际和多边事务为辅”的基调。
赵隆说:“在中俄建交75周年之际,如何为中俄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进行中长期议程设置,可能成为访问期间的重要议题之一。这既包括在定位层面实现战略引领,尤其是遵循‘不结盟、不对抗、不针对第三方’的历史经验深化战略协作,也包括在务实合作层面提质升级,主动适应双边经贸结构变化和各自转型发展需求。”
赵隆指出:“访问期间,双方可能细化‘2030年前中俄经济合作重点方向发展规划’,形成重点推进的合作项目清单。除了能否就‘西伯利亚力量2号’天然气管道建设等重大能源项目达成一致外,如何开拓战略性新兴产业合作值得关注。”
中俄高层交流将掀新高潮
元首外交是中俄关系行稳致远的根本保障。自2013年以来,中俄元首会面已超过40次。
双方最近一轮互访是在去年。2023年3月,习近平主席访俄。这是习近平再次当选国家主席后的首次国事访问。同年10月,普京来华出席第三届“一带一路”国际合作高峰论坛。
今年以来,中俄高层互动密切。如果普京下月实现访华,中俄高层交流将掀新高潮。
俄政治分析人士阿列克谢•马卡尔金表示,中俄致力于双边合作,两国进出口额都在增长。中国现在是俄罗斯的主要伙伴,也是金砖国家框架内的合作伙伴。
多边协作层面,今年俄方担任金砖国家主席国并将于10月主办金砖峰会,下半年中方将接任上海合作组织轮值主席国。
预计双方将加强在金砖国家、上合组织等多边框架内的沟通协作,以及支持哈萨克斯坦办好今年上合峰会。
值得注意的是,西方也高度关注普京计划中的中国之行。
有西方媒体对中俄加强合作表达担忧,认为中俄合作意在扩大全球影响力、挑战美国主导的国际秩序。
对于西方带着冷战“滤镜”的肆意曲解,中俄对两国关系定位清晰、原则明确,展示了一种完全不同于冷战时期的大国关系新范式。
俄外长前不久访华期间,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、外交部长王毅谈中俄关系提到“五个始终”,其中之一是始终坚持“不结盟、不对抗、不针对第三方”的原则。
拉夫罗夫也指出,俄中关系建立在互相尊重、平等合作和可信赖对话的基础上,超越了冷战时期的同盟关系,显示了强大韧性。
双方还强调,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,切实推进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国际关系民主化。
(综合俄罗斯塔斯社、俄罗斯《消息报》、《北京日报》、中央广播电视总台、上观新闻、中新网等媒体消息)
相关新闻
微信:俄罗斯龙报或扫描二维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