从贝加尔湖畔的布里亚特到伏尔加河流域的下诺夫哥罗德,在今天的俄罗斯,随处可以感受到“中文热”。目前,已有超200所俄罗斯大学开设中文课程,9万多名俄青少年学习中文。俄罗斯各界又如何看待“中文热”?
逾200所大学开设中文课程
近日,中国驻俄罗斯大使张汉晖在《俄罗斯报》发表署名文章《携手前行踔厉奋进 共同谱写中俄关系新华章》时指出,在俄罗斯“汉语热”持续升温,逾200所俄罗斯大学开设中文课程,9万多名俄青少年学习中文,中俄“双向留学”规模持续扩大,在俄中国留学生超5万人。
另据莫斯科市主管社会发展事务的副市长阿纳斯塔西娅•拉科娃此前表示,莫斯科学习中文的兴趣一直在增长,该市目前已经有98所学校选择中文作为第二门外语学习。
俄罗斯的“中文热”也离不开官方层面的持续推动。2018年,俄罗斯政府提出将中文纳入九年级期末考试,相当于纳入“中考”。2019年,俄罗斯首次把中文纳入国家统一考试,也就是“俄罗斯高考”当中。由此,中文成为继英语、德语、法语和西班牙语后,俄罗斯高考外语科目的第5种可选语言。
俄罗斯总统普京此前接受中国媒体专访时曾透露,自己的家人也对中国很着迷,其中一些人正在学习中文。分析认为,今明两年是“中俄文化年”,普京这番话无疑更加推动俄罗斯正在掀起的“中文热”继续升温。
大街上用中文打招呼
下诺夫哥罗德国立语言大学孔子学院中文教师刘硕说,当地很多年轻人和青少年都在学习中文,30岁以上的成年人也有学中文的。走在大街上,时不时就会有人用中文“你好”和她打招呼,偶尔还会遇到一些人用中文跟她聊上几句。
刘硕说,在下诺夫哥罗德,中文已经是仅次于英语的第二外语。特别是今年,在下诺夫哥罗德国立语言大学夜校学中文的学生人数,首次超过了学英语的人数。
俄罗斯人学习汉语除了在国内,还“卷”到了中国。在中俄边境口岸城市黑河,就居住着一家四口的俄罗斯家庭,关于他们家的汉语学习氛围,媒体称“那可太卷了!”
在这个四口之家,娜娜是家里的大女儿,今年12岁。家里还有妈妈、妹妹和表哥。她的妈妈娜斯佳是黑河学院的老师,5岁时,娜娜就跟妈妈来到黑河,在当地上幼儿园。妈妈娜斯佳说,当初选择来到中国,到黑河学院任教,就是想让女儿更早地学习中文,更好地适应中国的环境。
娜娜的妹妹今年读小学二年级,连姨妈家的哥哥也来到了中国求学试读。每天晚餐过后,娜娜家中文小课堂就要开始。讲课人是大女儿娜娜,她给外教妈妈当中文老师。第二天妈妈又会走上讲台成为中国大学生的俄文老师。
“不学习中文是缺乏远见的”
随着“中文热”不断升温,越来越多的俄罗斯家长也开始从“教育投资”的角度有意识地加强孩子的中文学习,为未来去中国留学,或从事与中文相关的行业提早做准备。
12月22日,今日俄罗斯电视台总编辑玛格丽塔•西蒙尼扬在喀山参加一场活动时,谈及为什么她的孩子们学习中文。
“大家都问我,‘为什么你的孩子们要学习中文?’我觉得,答案显而易见。”西蒙尼扬说,显然,在接下来的几年里,中国仍将是“经济增长和进步的引擎”。“从这个角度来看,不学习中文是缺乏远见的,肯定有必要学习中文。”
此外,在今年9月8日,首届兰花奖颁奖典礼在北京举行。俄罗斯汉学家、俄罗斯国立人文大学语言学院东方学系主任易福成获得“友好使者奖”。期间,易福成接受采访时指出,在俄罗斯,掌握汉语是获得商业和文化交流优势的捷径。
易福成表示,当前俄罗斯的中文普及程度很高,尤其在一些经济类、科技类院校,已经广泛开展汉语课程及相关文化活动。易福成认为,“翻译往往会产生误差与延时,而借助汉语认识古代中国、了解现代中国,能更好地理解中国历史文化的连续性,洞悉中国当今的发展变化。“
(综合中国驻俄罗斯大使馆微信公众号、新华社、中新社、《北京日报》、黑河广播电视台等媒体消息)
相关新闻
微信:俄罗斯龙报或扫描二维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