俄中关系越发紧密促使俄罗斯人对中国和中国文化的兴趣上涨,尤其茶文化更是成为其了解中国的一座“桥梁”。眼下,莫斯科对中国茶和茶道的兴趣正在逐年增长,同时,随着中俄两国致力于恢复万里茶道的历史人文价值,茶文化越发被更多俄罗斯人喜欢、推崇。
普洱、白茶和红茶最受欢迎
莫斯科知名茶馆“茶高峰”所有者维克托•叶宁在接受采访时表示,莫斯科对中国茶和茶道的兴趣正在逐年增长,最受俄罗斯人欢迎的茶是白茶、普洱、乌龙和各种红茶。
“茶高峰”茶馆位于莫斯科市中心,是莫斯科最早的茶馆之一。该茶馆以其创新模式而闻名,比如首次在俄罗斯向顾客推出了以茶制作的、口感新奇的冰淇淋。
据了解,该茶馆藏有400多种茶,这些茶来自中国的各个地区,价格和品质各不相同。比如,茶馆有120多种乌龙茶、近100种普洱茶、几十种白茶。叶宁认为,最受俄罗斯人欢迎的茶是白茶、普洱、乌龙和各种红茶。
分析认为,俄中关系紧密促使俄罗斯人对中国和中国文化的兴趣上涨,以及俄罗斯人的传统休息方式因西方制裁发生改变,成为俄罗斯人对中国茶文化了解增多和中国茶受欢迎的主要因素。其次,与许多人开始对中国感兴趣有关。不少人或计划前往中国,或已经去过中国,并且还来到我们茶馆以便进一步对自己在中国看到的加深了解。”
2025年1月28日,“茶高峰”茶馆庆祝了蛇年的到来。顾客们欣赏到了舞蹈和舞龙表演,还观赏了以茶圣陆羽的古法烹煮各种好茶,体验了茶文化。
此外,俄罗斯国立东方艺术博物馆茶艺大师安德烈•格列特钦也表示,中国茶和茶道越来越受欢迎。格列特钦说:“对中国的兴趣总体在上涨,包括对茶道的兴趣也在上涨。一年来,约4500-5000人体验了东方博物馆的茶道活动。普洱、白茶和红茶最受俄罗斯人欢迎。”
茶文化成为一座“桥梁”
如今,越来越多的外国友人被茶文化吸引,纷纷来到中国学习制茶工艺。
2024年5月21日是联合国大会设立的“国际茶日”。活动期间,俄罗斯留学生洛狄在接受中国媒体采访时表示,通过日常学习和研究,他愈发能感受到中国茶文化的博大精深。
洛狄当时在浙江农林大学茶学与茶文化学院学习,是一名大学三年级的学生。提起中国的六大茶类,他滔滔不绝。洛狄介绍说:“俄罗斯人也是喝茶的,一开始茶对我来说就是一种饮料。上了(浙江)农林大学之后就开始学这个专业,就接触到中国的茶文化。它对我来说成为一个文化,成为了一个生活方式。”
作为浙江农林大学茶文化协会会长,洛狄还经常会参加学校举办的与茶相关的活动,比如采茶比赛,学生们互相交流切磋,分享茶文化带来的乐趣。平日里,洛狄会和同伴们一起喝茶,他为中国人以茶会友、以茶待客的文化所着迷。洛狄说,在活动的过程中,他充分体会到中国人的热情和好客。
从喜欢喝茶到了解茶的制作加工工艺,洛狄对中国茶文化有了更加全面、深入的了解,也找到了自己喜爱的研究方向。对于洛狄来说,茶已经成为一座桥梁,连接了他与中国,他希望毕业后继续做与茶文化相关的工作,通过多种方式向世界传播中国茶艺。
茶文化在俄一直被“喜好”
其实,俄罗斯人对茶文化的兴趣有着很悠久的历史渊源。
“人们自古以来就用茶迎来送往,这是当地的特殊文化,与中国文化相通。”长期研究万里茶道的俄罗斯学者伊利因说。如今随着中俄两国致力于恢复万里茶道的历史人文价值,茶文化越发被更多俄罗斯推崇。
在俄罗斯鞑靼斯坦共和国首府喀山,一座二层小楼的茶博物馆坐落在城市的中心街道上。这里曾是喀山历史上著名的商业家族——库沙耶夫家族的庄园,这个曾经在当地极为显赫的家族,核心业务之一就是茶叶贸易,而支撑着他们从事茶叶贸易的,正是起自中国经蒙古一直抵达俄罗斯圣彼得堡的古老商道——万里茶道。如今,这里成为了中俄茶文化交流的会客厅,因茶结缘,也以茶会友。
据了解,始于17世纪的“万里茶道”,全长约1.4万公里,南起中国福建武夷山,经江西、安徽、湖南、湖北、河南、河北、山西、内蒙古向北延伸,途经蒙古国,抵达俄罗斯,是欧亚大陆重要的经济文化交流通道,也是联通中俄的“世纪动脉”。这条商道参与人口之多、途经区域之广、商品流通量价之大、对历史文化影响之深,某种程度上可与“丝绸之路”相媲美。
万里茶道中兴之时,一些俄商从喀山出发,前往中国湖北贩茶设厂。万里茶道,带来了人员流动、信息流通、文化传播,也带动了伊尔库茨克、鄂木斯克、下诺夫哥罗德等俄罗斯沿线城市的兴盛。
(综合中新网、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环球资讯广播、俄罗斯卫星通讯社、俄罗斯塔斯社等媒体消息)
相关新闻
微信:俄罗斯龙报或扫描二维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