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 >> 天下华人 >> 正文

海外思乡味 “四海同春”陪游子“回家”过大年

图为2017年2月12日,华侨华人与巴西民众身着印有“欢乐春节”的黄色T恤衫,在圣保罗市中心巡回骑车十公里,共同欢庆中国春节。(图片来源:中新社)

【俄罗斯龙报】春节是中国人最为看重的传统节日,对于海外的华侨华人来说,更是如此。虽然囿于客观条件,世界各地的海外游子不能悉数回家团圆,但依然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在异国他乡寄托对家乡和祖(籍)国的牵挂思念。不同的地方,不同的年味,蕴含的却是同一份祝福。为一解海外侨胞心中乡愁,“四海同春”也已走过第九个年头,他们的到来让游子有了回家的感觉。

心中有家 故乡就不遥远

“独在异乡为异客,每逢佳节倍思亲。”春节是中国人最为看重的传统节日。对于身在海外的华侨华人来说,无论身在何处,回家过年都是他们心中最热切的期盼。跨过千山万水,只为那一缕乡音。

北京《人民日报》海外版报道,在华侨华人的心中,再难也想回家过年。因为他们的“根”在中国,在中国过年,才算过了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中国年。

欢乐的春节联欢晚会、香喷喷的年夜饭、喜庆热闹的鞭炮声、街坊邻居的拜年问候、亲朋好友们聊聊家常、吃顿年夜大餐……春节回家过年对于每一个远在异国他乡的华侨华人来说,都是一种向往和期待。

尽管再难也要回家过年,中国各地也已落实了全方位的福利、政策来保障回家路,但宥于学习、工作等各方面的客观因素,华侨华人只能选择在海外过年来寄托对家乡和祖(籍)国深沉的思念。

在被问到春节是否回家过年时,莫斯科孔子文化促进会会长姜彦彬略带惋惜地说,“今年过年不能回去了。我们在莫斯科开了一家中餐馆,所以要留下来看店。”姜彦彬的中餐馆在春节期间会提供专门为华人准备的年夜饭。他说,“每年的年夜饭几乎都会被当地华人包场。”

姜彦彬回忆起回中国过年时的场景,动情地说:“回(中)国过年,对于常年在海外的我来说,有一种归属感。除了和亲朋好友们团聚时的其乐融融,更主要的是对于“年味儿”的重温。我感觉回(中)国过年是最惬意的事。回(中)国过年就是一解乡愁,重温‘年味儿’,在海外是很难找到这种感觉。”

俄式春节这么过

对于长期派驻海外工作的人来说,有些中资企业和部分外派政府机构春节期间会放假,但是对于像中国工商银行(莫斯科)股份公司这样的金融服务机构的中方员工来说,春节就是工作照常,责任依旧,不同的是心情亮起来了。

北京国际在线报道,一走进位于莫斯科市中心的公司总部,除了工商银行的醒目标识外,大门上的春联、业务大厅墙上的红福字以及前台员工身上的红色马甲,迎面而来的是中国春节的味道。但是,在除夕这天,这里的一切工作都将按部就班,照常进行,就像俄罗斯本地银行一样。

工商银行莫斯科子公司总经理李文聪说,“即使是春节,我们也需要坚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。因为我们服务客户,包括中资机构、俄罗斯企业,他们不放假,节假日期间,他们还需要银行提供服务。能提供全天候的服务,我们感到非常荣幸。”

不过,春节毕竟是中国人最重要的传统节日。为此,银行管理层安排除夕这天提前一小时下班,大家可以相约着聚在一起。提到马上就要过春节,银行会计邢有密非常高兴:“一起包水饺,一起看春晚,一起迎接新年。”

随着中俄双边各领域交流交往的不断深入,俄罗斯人也了解中国传统,向中国人祝贺春节。

王诗婧负责工商银行的金融机构业务,主要客户是当地银行。她说:“俄罗斯人对中国文化越来越接受,我们陆陆续续会接到当地银行发来的新春快乐,甚至有时会用中文写。”

世界各国年味各不相同

春节对于海外华侨华人而言,心底那份家乡的味道各不相同,有时是一份吃食,有时是一曲乡音、一场庙会亦或一个梦想。

综合中新社、北京《人民日报》海外版报道,“在新加坡……这里有热闹的年货市场,每年还会组织‘春到河畔’的庆新年活动以及传统的‘捞鱼生’聚餐等。”新加坡雕艺公司总裁贺玉荣说。

而在有着几代移民历史的美国,华人圈的“年味儿”似乎更足一些。美国华商总会顾问蔡文耀说,“在旧金山,每年春节都会有全美国最大规模的春节花车游行以及大型选美活动。而且,每年春节,旧金山的公立学校都休假一天庆祝中国年。所以我们都很开心,在春节当天可以和家人欢聚一堂、共度春节。”

在新西兰,2018“欢乐春节”活动近日在惠灵顿揭幕。“新年快乐!”新西兰少数民族事务部长珍妮·萨莱塞女士用中文问候大家。来自中俄等族裔的惠灵顿社团分别献上带有各民族特色、彰显文化多样性的传统歌舞节目,将皮皮蒂亚毛利礼堂妆点得多姿多彩、热闹非凡。

2017年2月9日晚,“文化中国·四海同春”唱响西班牙巴塞罗那,精彩纷呈的表演令人目不暇接。图为舞蹈《美人吟》。(图片来源:中新社)

“四海同春”让华人遍尝家乡味道

为一解海外侨胞心中乡愁,中国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于2009年推出“文化中国·四海同春”系列活动,连续九年组派高水平艺术团组来海外华侨华人聚居国家和地区,与全球侨胞共度农历传统新年。

中新社报道,九年来,“四海同春”的足迹踏上了144个国家和港澳地区,组成69次演出团组,在五大洲演出417场。

九年慰侨,“四海同春”陪游子“回家”。由于工作、生活等种种原因,扎根海外的侨胞不能每年都回中国过年。“四海同春”的到来让他们有了家门口的“春晚”,有回家的感觉。

2017年,“四海同春”在日本名古屋的首秀未启,700多张票就被领取一空;加拿大侨胞闻讯艺术团将抵,自发守在机场热情迎候;伦敦演出当天阴雨绵绵,特拉法加广场却人头攒动;韩国广播公司(KBS)演播大厅座无虚席,多位老华侨泪洒现场。

武术戏曲,杂技茶道,风情万种的旗袍展示,回味悠长的民族小调……“四海同春”舞台包罗万象,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海外大放异彩。

“四海同春”还推动了春节文化“走出去”,使得中华传统节日成为一些国家和城市的系列文化盛事。悉尼的中国新年灯会成为澳大利亚隆重的节庆活动;日本名古屋的中国春节祭名声越来越响;西班牙马德里的春节庙会风靡当地,成为主流社会了解中华文化的重要窗口。

(编辑:新祺)

相关新闻

热点推荐

微信:俄罗斯龙报或扫描二维码

+